碳达峰、碳中和使石油石化行业面临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,原有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价值链面临调整。石化企业如何在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进程中跨越转型升级关口,摆脱行业发展的高碳锁定,增强国家能源本质安全水平,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。
“双碳”大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进入格局重构期。石油石化行业正处于大变革历史交汇点,以碳规制为手段的环境规制全球布局,限制“两高”产能世界力量加快集结。
产业竞争增加了更多低耗低排放因素,国际竞争越来越关注对CCUS(碳捕获、利用与封存)、二氧化碳资源化技术链控制,产业链随价值链进行新分工,推动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构。碳排放指标日益稀缺,碳成本显性化,资源要素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,新的低碳产业链和价值洼地应运而生,石化产业强者恒强、弱者出局的生存法则凸显。
能源环境进入刚性约束期。2021年,生态环境部已明确VOCs(挥发性有机化合物)成为城市空气质量考核新指标,未来新建“两高”项目,将实行产能、煤耗、能耗、碳排放、污染物排放“五个减量替代”,且置换源须在项目投产前关停淘汰。排污权、用水权、用能权市场化进程加快,传统投资模式、能源利用模式、发展模式都将有重大变化。
综合国外碳关税约束和国内减碳压力,碳成本对发展空间挤压增大,环保绩效成为竞争实力重要因素。无论是国际政治博弈还是贸易摩擦,生态环境指标都会成新砝码,随着更多国家跟进碳关税,碳约束形式更加多样,能源环境约束日益从紧。
石化产品进入低速增长期。“十四五”末,行业利润指数可能从2019年的190跌至110,石油需求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,逐步临近峰值(7.3亿-7.5亿吨)平台期;天然气需求约4500亿立方米,年均增速约7%。成品油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,呈现“汽油达峰、柴油下降、煤油增长”特征;化工产品“低端拥挤,高端短缺,特种化学品增长”趋势延续,大宗化工产品价格将围绕成本波动,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匹配短板凸显。新能源汽车、工业电气化和天然气替代提速,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降为0.9%。2025年,国内80%石化产品自给率超100%,国外产品大举进口甚至倾销,供应过剩常态化致毛利水平下移。
能源革命进入技术制胜期。“双碳”本质是科技创新竞赛,国际能源署发布的零碳路线图指出,2050年近半数碳减排需靠目前处于示范或原型期的技术实现。未来我国可能面临技术封锁、知识产权纠纷、技术门槛抬升、高端产品遭多方挤压,技术创新的紧迫性不断加大。
市场竞争进入剧烈震荡期。随着油品进出口政策、成品油定价机制放开,外资扩张与民企品牌化进程加速,“团油”“滴滴加油”等平台对市场冲击很大,“资本+互联网”对固有网络、品牌带来挑战。外资聚焦高端市场,国内高端产品面临存量和增量双线竞争,全产业链竞争愈演愈烈。
坚持底线思维,坚决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以中国石化为例,在助力碳达峰、碳中和进程中担负着特殊历史使命,要保持勘探开发进攻态势,坚持常非并重,陆海并举,稳油增气,突出天然气及LNG一体化、页岩油气开发和深水超深水等重点业务。突出风险勘探,推进高效勘探专项行动,寻求油气勘探重大突破,实现原油稳中有增、天然气持续上产。围绕“控制递减率”和“提高采收率”两条主线实现已开发油田稳产。高度重视页岩地下原位油气转化、煤炭地下原位气化“两场革命”,积极开展水平磁定位钻井技术、长寿命电加热工具等关键技术攻关,适时实施先导试验。围绕高端装备、工具、先进软件等需求,强化智能钻完井、非常规油气钻完井等技术攻关,装备集成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物探、钻井和测录井工具、软件,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井筒工程核心技术体系。
坚持先立后破,积极有序有效推动结构调整结合能耗、物耗、排放、技术创新、油化比、产业耦合度,以及投资利润率、劳动生产率、产品结构等指标,完善转型发展指标评价体系,建立行业立标、对标、超标信息化平台。建立“基础+特种产品+高端”发展动态优化机制,推动三大合成材料提档升级,提高聚烯烃新产品与专用料比例、高附加值胶种比例,开发更多新型催化剂、功能性化学品等。针对芳烃产业链技术和规模现状,采用自主低能耗芳烃技术,围绕芳烃线延链、补链、强链,以协同配套炼油、乙烯、芳烃三大产业链支撑高质量发展。建立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标准,倒逼行业排名靠后企业关停并转。
坚持行稳致远,加快“双碳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时俱进。
建立能耗、物耗和碳排放监测评估数字化平台。借助“云大物移智链”等技术,集成能耗、物耗、排放、碳足迹、水足迹等数据,建立以数据为基础、异常管理为重点、对标为中心的数字化系统,实现数据采集、验证、评估、审核、预警等信息即时采集处理反馈,能流碳流可视化、能效排放最优化、分析预警快捷化、纵向横向对标化、碳足迹排查显性化,建成数据实时采集平台、对标平台、预警平台、优化平台、审核平台。
把碳管理融入项目全生命周期。建立与行业领先相匹配的设计标准体系,完善项目投用后能效评价机制。把物料优化、能量耦合和循环利用等作为前置条件,满足低温热利用、冷凝水回用、装置热联合等要求。了解不同原油碳足迹,立足全产业链减排,调整低价中标路线,更加关注能耗、排放、泄漏等技术指标,与重点设备排名靠前厂家建立战略采购关系。建立厂、车间、装置用能和排放核算机制,完善比学赶帮超机制。建立水务、燃煤发电等系统优化模型,研究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(IGCC)等替代老旧煤机方案。
组建绿色洁净发展技术服务相关机构。组建“石化节能”,整合石科院、大连院、青岛安工院等环保技术资源,炼化工程、石油工程、设计机构等设计施工资源,组建集设计、咨询、施工、固废处理、节能、检测、碳管理、废水治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服务企业。组建“石化电能”,打造统一购售电平台,统一购电、分区域售电,增强电力市场上议价能力,促进整体用电成本降低,实现电力业务一体化协同发展。
组建“石化碳服”,建立相对独立开展低碳认证、碳核查、碳诊断、咨询机构,在抢占市场先机同时助力国家碳管理规范化。
完善碳管理体系,明确碳资产管理机构,赋予履约交易策略确定、交易风险承担、全球运作等职责,推进专业管理、集中履约。
(文/赵元生 中石化催化剂公司,中国石化杂志)